瑕疵股权的转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瑕疵股权指的是股东没有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股权,比如出资不足、抽逃出资等情况。在进行瑕疵股权转让时,有诸多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是转让方的信息披露义务。转让方有责任如实向受让方告知股权存在瑕疵的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合同订立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所以,转让方若隐瞒股权瑕疵,受让方在发现后有权要求转让方承担赔偿责任。 其次是受让方的审查义务。受让方在决定受让股权前,应仔细审查股权是否存在瑕疵。可以通过查阅公司的财务报表、出资证明等文件来核实。若受让方在明知股权存在瑕疵的情况下仍受让,那么一般需要与转让方一起对公司和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请求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债权人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向该股东提起诉讼,同时请求前述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再者是公司的责任。公司有义务在股东转让股权时,对股权的真实情况进行核实和登记。若公司明知股东存在出资瑕疵仍为其办理股权变更登记,公司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另外,对于债权人来说,如果公司的股东存在出资瑕疵且转让股权,债权人有权要求转让方和受让方在出资瑕疵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最后,在股权转让协议的签订上,要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瑕疵股权的处理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这样可以在发生纠纷时,为双方提供明确的解决依据。总之,瑕疵股权的转让涉及到多方面的法律问题,转让方和受让方都需要谨慎对待,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