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债务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保证债务时,有许多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注意。首先,我们要了解保证的方式。保证方式主要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一般保证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一般保证中,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也就是说,债权人必须先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并且在强制执行债务人的财产仍不能清偿债务后,才能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债务人下落不明,且无财产可供执行;(二)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三)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债务或者丧失履行债务能力;(四)保证人书面表示放弃本款规定的权利。连带责任保证则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在连带责任保证中,只要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债权人就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请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其次,保证期间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规定了保证期间的相关内容。此外,保证范围也需要明确。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其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也就是说,如果保证合同中对保证范围有特别约定,就按照约定来确定保证人承担责任的范围;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保证人就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最后,在为他人提供保证时,一定要对债务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评估。因为一旦债务人无法按时偿还债务,保证人就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保证责任。如果保证人承担了保证责任后,有权在其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条对此有明确规定。总之,保证债务是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在进行保证时,我们要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谨慎做出决定,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子女没赡养老人是否有权继承遗产?
开发商破产清算购房者该怎么办?
丈夫吸毒离婚财产如何分割?
单位行贿60万会怎么量刑?
工地受伤没有劳动合同怎么赔偿,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酒吧销售不给发工资该怎么办?
物业费收费按照建筑面积收是否合理?
失业保障金是一次性发放吗?
没住人的房子物业费能减免吗?
保健食品经营者应按照什么销售保健食品?
人保好医保保险有什么特点?
查封错误的财产该如何处置?
未成年造谣诽谤他人会怎么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者几年不能考驾证?
撞到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交警几天会找人?
如何成立催款公司?
手机短信是否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逃税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