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间合同纠纷管辖法院是否有管辖权?
在探讨居间合同纠纷管辖法院是否具有管辖权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居间合同。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通俗来讲,就是中间人帮你牵线搭桥促成交易,你给中间人报酬的合同。
对于管辖法院管辖权的问题,我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这意味着,如果在居间合同中,双方当事人通过书面协议约定了管辖法院,且该约定的法院属于上述法律规定的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同时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那么这个约定是有效的,约定的管辖法院就具有管辖权。例如,合同双方约定若发生纠纷由合同签订地的法院管辖,且该约定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那么合同签订地的法院就有管辖权。
要是合同中没有约定管辖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在居间合同中,被告住所地比较容易确定,而合同履行地的确定相对复杂一些。一般来说,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间活动的费用,由居间人负担;未促成合同成立 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但可以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间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在判断合同履行地时,需要结合居间合同的具体履行情况来确定。比如,如果居间人主要是在自己所在地为委托人提供服务,那么这个所在地可能就是合同履行地。
另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可能涉及到专属管辖。专属管辖是法律规定某些特殊类型的案件只能由特定的法院管辖,其他法院无权管辖,当事人也不得协议变更管辖法院。不过,居间合同纠纷通常不涉及专属管辖的情况,但也需要根据具体案件进行判断。
总之,判断居间合同纠纷管辖法院是否具有管辖权,要先看合同中有无有效的管辖约定;若没有约定,则按照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来确定管辖法院。同时,要注意排除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限制。如果在实践中遇到管辖权的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如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等方式来解决。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丈夫生前欠银行的钱,妻子和小孩需要还吗?会有影响吗?
捕捞买卖野生保护鱼类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犯了销售伪劣化肥罪会如何处罚,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侵占罪为何难以立案?法院的处理逻辑是怎样的?
租赁合同可以涂画吗?
企业倒闭解除劳动合同该如何赔偿?
行政复议中止的行政复议案件如何审理?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医院乱收费该找哪个部门投诉?
小孩迁户口是否需要亲子鉴定?
空挂户口但名下没有房产会有什么影响?
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有什么区别?
要如何解除租赁合同?
工伤鉴定一般在哪个部门进行?
会计职业判断对企业的财务有什么影响?
对方已经有终本案件,申请强制执行还有用吗?
剧组会拖欠工资吗?
如何受理审查申请破产清算的公司?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