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犯罪的管辖权是怎样的?
我发现有人涉嫌公文犯罪,不知道该向哪个部门举报。我不清楚这种犯罪到底归谁来管,是公安机关、检察院,还是其他部门呢?想了解一下公文犯罪在管辖权方面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公文犯罪一般涉及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等犯罪行为。要理解公文犯罪的管辖权,我们先从管辖权的概念说起。管辖权简单来讲,就是哪个机关有权对某个案件进行处理。 在我国,对于刑事案件的管辖权,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这里的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对于公文犯罪来说,如果是伪造公文,那么伪造行为发生的地方的公安机关就有管辖权;如果是使用伪造公文并造成了一定的后果,那么后果发生地的公安机关也能管辖。 除了地域管辖,还有职能管辖。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负责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对于公文犯罪这类普通刑事案件,通常是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当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会将案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承担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等职能。它会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审查,如果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人民法院则负责审判工作。它会根据检察院的公诉,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所以,在公文犯罪案件中,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犯罪行为的惩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