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开庭需要准备什么资料?


在劳动仲裁开庭时,需要准备的资料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首先是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资料。对于申请人来说,如果是自然人,需要准备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这就像是我们每个人的身份“通行证”,能证明你是谁。如果申请人是用人单位,就需要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等,这些资料能证明单位的合法身份和代表单位的人是谁。而被申请人方面,如果是用人单位,申请人要准备其工商登记信息,这可以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查询打印,通过这个信息能明确被申请人的具体情况;如果被申请人是自然人,要准备其个人身份信息。这些主体资格证明资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关于明确当事人身份的要求来准备的,只有明确了双方的身份,仲裁程序才能顺利进行。 其次是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这就相当于一份“作战计划书”,清晰地表明你的诉求和理由。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规定,仲裁申请书是启动仲裁程序的重要文件,必须规范填写。 再者是证据材料。证据是支撑你仲裁请求的关键。比如劳动合同,它是证明你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直接证据,如果没有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等也可以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另外,如果涉及加班工资、经济补偿金等诉求,还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如加班记录、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最后,其他可能需要的资料。如果有委托代理人的,需要提交授权委托书,写明委托事项和权限。如果代理人是律师,还需要提交律师事务所的函。这些资料是为了确保代理人能够合法地代表你参与仲裁活动。 总之,在劳动仲裁开庭前,要认真准备好各类资料,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