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是否需要仲裁前置?
我和公司发生了劳动纠纷,不知道该直接去法院起诉,还是得先经过劳动仲裁。想了解下在我国法律规定里,劳动争议是不是必须要先经过仲裁这一步,才能去法院打官司呢?
展开


劳动争议仲裁前置,指的是发生劳动争议后,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而是要先经过劳动仲裁程序。若对仲裁结果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一规定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首先,劳动争议往往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劳动仲裁机构在处理这类纠纷时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劳动法律法规的适用。其次,仲裁程序相对简便、快捷,可以及时解决纠纷,减轻当事人的时间和成本负担。最后,通过仲裁前置,可以充分发挥仲裁的调解功能,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我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明确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也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不过,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不适用仲裁前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五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提起诉讼,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人民法院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也就是说,在这种特定情形下,劳动者可以不经过仲裁,直接向法院起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