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打架斗殴劳动法是怎么规定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在单位打架斗殴这个行为在劳动法里的相关规定。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在单位里打架斗殴属于违反劳动纪律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行为。 从法律依据上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如果在单位打架斗殴的行为情节严重,影响到了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破坏了单位的和谐氛围等,符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里严重违纪的标准,那么用人单位是有权依据此条规定,单方面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并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这里的“严重违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绝对的标准,不同的单位会根据自身的性质、规模、业务特点等制定不同的规章制度来界定。比如在一些对工作环境要求严格、安全标准高的企业,像化工企业、电力企业等,打架斗殴可能会被视为极其严重的违纪行为。因为这种行为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威胁到其他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 而对于打架斗殴导致员工受伤的情况,又涉及到工伤认定的问题。《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如果打架斗殴是员工故意实施的行为,并且该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甚至构成犯罪,那么受伤员工是不能被认定为工伤的。但是,如果打架斗殴的原因和工作有一定的关联性,比如是因为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那么有可能会被认定为工伤。 此外,如果打架斗殴给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比如损坏了单位的设备、物品等,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