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权入账价值包括哪些?


土地使用权入账价值是指企业在取得土地使用权时,按照一定的会计方法将相关成本计入资产账户的金额。对于土地使用权入账价值的构成,我们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来确定。 首先,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6 号——无形资产》第十二条规定,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对于外购的土地使用权,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购买价款就是企业为获取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给出让方的金额,这是土地使用权入账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关税费,指的是在土地使用权交易过程中,企业需要缴纳的各种税款和费用。比如契税,这是在土地、房屋权属发生转移时,向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设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这些税费是取得土地使用权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支出,所以应计入入账价值。 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包含了很多方面。例如土地的平整费用,如果土地表面高低不平,需要进行平整才能满足建设或开发的要求,那么平整土地所花费的费用就应计入入账价值。还有土地的测绘费用,准确的测绘是了解土地具体情况的必要步骤,测绘费用也属于使土地达到预定用途的支出。另外,像土地的过户手续费等,这些都是为了使土地使用权顺利转移到企业名下而产生的费用,同样要计入入账价值。 如果是企业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建筑物,土地使用权与建筑物应当分别进行处理。土地使用权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其入账价值按照上述原则确定;而建筑物则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当企业改变土地使用权的用途,将其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时,应当将其转为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核算。 总之,土地使用权入账价值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处理,以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