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鉴定标准最新规定是怎样的?
我前不久遭遇了一场意外事故,身体受到了伤害,听说要进行伤残鉴定才能获得合理赔偿。但我不太清楚现在伤残鉴定标准的最新规定是什么,不知道我的情况能鉴定到什么级别,所以想了解下具体内容。
展开


伤残鉴定标准是指在对伤残情况进行鉴定时所依据的准则和规范,它对于确定伤残等级、给予相应赔偿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在我国,不同的伤残情形适用不同的鉴定标准。比如,工伤致残适用的是《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该标准根据工伤及职业病可能导致的身体功能障碍程度,将伤残等级划分为一至十级,一级为最重,十级为最轻。依据此标准,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从医疗依赖程度、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等多方面对工伤职工进行综合评定。例如,极重度智能损伤会被鉴定为一级伤残;符合中度毁容标准之一项者可鉴定为十级伤残。其法律依据在于《工伤保险条例》,该条例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而具体的鉴定就按照上述《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来执行。 而在交通事故等非工伤人身损害情形下,适用的是《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此标准同样把伤残等级分为一至十级,它综合考虑了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同时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比如,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导致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的,会被鉴定为一级伤残;肋骨骨折6根以上,或者肋骨部分缺失2根以上;肋骨骨折4根以上并后遗2处畸形愈合的,可鉴定为十级伤残。这一标准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在处理非工伤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