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证人出庭的最新法律规定有哪些?
我正在打一场民事官司,需要证人出庭作证。但我不太清楚现在民事证人出庭有啥新规定,比如证人出庭的申请时间、需要履行什么手续、出庭后有哪些权利和义务等,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展开


在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是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环节。以下为您详细介绍民事证人出庭的相关最新法律规定。 首先是证人出庭作证的申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证人的姓名、职业、住所、联系方式,作证的主要内容,作证内容与待证事实的关联性,以及证人出庭作证的必要性。这就好比我们邀请朋友帮忙做一件事,得提前跟相关方面说清楚朋友的基本情况和要帮忙做的事情。 证人出庭后,需要签署如实作证的保证书。这就像给证人一个承诺的约束,保证他说的都是真实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明确,证人作证前应当签署保证书,并在法庭上宣读保证书的内容。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作为证人的除外。 关于证人的权利,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费用以及误工损失,由败诉一方当事人负担。当事人申请证人作证的,由该当事人先行垫付;当事人没有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作证的,由人民法院先行垫付。这也是为了保障证人能够积极配合出庭作证。 如果证人作虚假证言,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体现了法律对于证人如实作证的严格要求。总之,民事证人出庭有一套严谨的法律程序和规定,无论是当事人还是证人都应当严格遵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