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的最新政策是什么?
我因为工作原因在外地,最近生病需要就医,但是不太清楚异地就医的政策。不知道报销比例是多少,需要办理什么手续,也不清楚有没有其他相关规定。希望了解一下异地就医的最新政策具体内容。
展开


异地就医指的是参保人员在统筹地区外的医疗机构进行就医的行为。对于参保人员来说,了解异地就医政策能够保障自身在异地看病时顺利享受医保待遇。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目前异地就医实行备案管理。按照《国家医疗保障局 财政部关于做好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参保人员若需异地就医,应在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进行备案。备案的方式较为多样,既可以通过线上的医保服务平台、手机APP等渠道办理,也能前往线下的医保经办机构窗口办理。 在报销方面,异地就医报销分为直接结算和先垫付后报销两种情况。若办理了直接结算,在异地就医出院结算时,参保人员只需支付个人自付的费用,医保报销部分由医保基金和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其报销比例通常和参保地就医的报销比例有所关联,一般来说,异地就医如果是在备案地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报销比例相对会高一些。而对于一些未按规定办理备案的异地就医,报销比例可能会降低。例如,有些地区规定,未备案的异地就医报销比例可能会比备案后的报销比例低10%-20%。 此外,不同的就医类型,政策也存在差异。比如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和异地转诊人员的政策就不同。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如异地安置退休人员、长期在异地居住生活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等,备案后在备案地就医可享受和参保地就医相近的政策。异地转诊人员则是因当地医疗条件有限,需要转到外地就医的人员,通常需要当地定点医疗机构开具转诊证明,经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审核通过后备案,方可进行异地就医结算。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