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刑后民有哪些最新规定?
我在处理一个涉及民事纠纷和刑事犯罪的案件,不太清楚现在对于先刑后民是怎么规定的。比如遇到这种既涉及民事又涉及刑事的情况,到底是先处理刑事部分还是民事部分,具体规则是怎样的,想了解一下先刑后民的最新规定。
展开


“先刑后民”是在一个案件中,同时存在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时,应当优先处理刑事法律关系,再处理民事法律关系的原则。简单来说,就是当一件事情既和犯罪有关,又涉及民事纠纷时,要先把刑事的部分解决了,再去处理民事方面的问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与本案有牵连,但与本案不是同一法律关系的经济犯罪嫌疑线索、材料,应将犯罪嫌疑线索、材料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查处,经济纠纷案件继续审理。这意味着,如果刑事和民事部分不是同一个法律关系,民事案件可以继续进行,不会因为有刑事犯罪嫌疑就暂停。 如果人民法院作为经济纠纷受理的案件,经审理认为不属经济纠纷案件而有经济犯罪嫌疑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也就是说,要是发现这个案子本质上是刑事犯罪,就先不处理民事部分了,先把刑事部分移交给相关部门处理。 另外,在司法实践中,如果民事案件的审理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民事案件应当中止审理。这是因为民事案件的很多事实和判断可能依赖于刑事案件的调查和判决结果。比如在一些诈骗案件引发的民事赔偿纠纷中,只有先确定是否构成诈骗犯罪以及诈骗的金额等,才能准确地处理民事赔偿问题。所以在刑事案件没结果之前,民事案件就先停下来等一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