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不能参与分配有哪些最新规定?

我在处理一起债务纠纷,涉及到多个债权人参与分配债务人财产的情况。我不太清楚现在对于不能参与分配的情况有什么最新规定,想知道哪些人不能参与分配,法律依据是什么,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参与分配
  • #执行依据
  • #诉讼时效
  • #非法债权
  • #执行规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领域,参与分配通常是指在执行程序中,当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多个债权人就该债务人的财产申请分配的制度。而不能参与分配的情况有多种,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从主体资格方面来看,如果债权人没有取得执行依据,一般是不能参与分配的。执行依据是指法院或其他有权机关作出的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法律文书,比如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仲裁裁决书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零六条规定,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这就明确了取得执行依据是参与分配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其次,如果债权人的债权已过诉讼时效,也可能不能参与分配。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会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当债权过了诉讼时效,虽然债权本身仍然存在,但债务人可以提出时效抗辩,法院一般也不会支持该债权人的强制执行申请,从而导致其无法参与分配。 另外,对于一些非法债权,比如赌债等,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自然也不能参与分配。因为法律只保护合法的民事权益,非法债权违反了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不具有合法性基础。 最后,如果债权人在执行程序中存在恶意串通、妨碍执行等违法行为,法院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其不能参与分配。这是为了维护执行程序的公正和有序进行,保障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等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参与分配的情境下,类似的违法行为同样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导致不能参与分配。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