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法定继承是怎样规定的?
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下面我们就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法律对法定继承的规定。
首先是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其次是继承顺序。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也就是说,如果被继承人有配偶、子女、父母在世,那么他们优先继承遗产,第二顺序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就不能继承。只有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情况下,第二顺序继承人才有机会继承遗产。
关于遗产分配原则。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 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此外,还有代位继承和转继承的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转继承是指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
总之,法定继承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在处理遗产继承问题时,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以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应届生签劳动合同需要注意些什么?
单一的骨折可以进行评级吗?
老公欠债老婆有义务还吗?
醉驾有事故且得到谅解书会怎么量刑?
大病险到期能拿回本金吗?
交警不文明执法会有什么后果?
公司董监高未变更有什么风险?
微信上被威胁恐吓是否可以报警?
养老保险刷脸认证在哪里进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家庭编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蜂蜜注册商标取什么名字合适?
房产证年限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回迁房办理证税费怎么计算?
判处罚金没钱交该怎么办?
婚后购房私下签订协议,财产所有权属一方未经公证是否生效?
网上立案必须本人吗?
酒驾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如何处理?
工伤申报的时效是多久?
网络侵权的概念是什么?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