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放弃继承权是怎样规定的?
放弃继承权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以明示的方式作出不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意思表示。这是继承人对自己权利的一种处分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这一条文明确了放弃继承权的时间和方式。
从时间上来说,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作出。继承开始的时间是被继承人死亡时,而遗产处理通常是指对遗产进行分割、分配等处置行为。在这个时间段内作出放弃的表示才是有效的。如果在继承开始前作出放弃的表示,因为继承还未开始,这种表示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如果在遗产处理后才表示放弃,此时遗产的所有权已经转移,放弃的就不是继承权,而是对自己已经取得的财产所有权的处分了。
从方式上看,需要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书面形式可以是声明书、协议书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放弃的意思表示真实、明确,避免日后产生纠纷。比如,继承人可以写一份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写明自己的身份信息、与被继承人的关系、放弃继承的遗产范围等内容,并签字确认。
此外,放弃继承权必须是继承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如果是受到胁迫、欺诈等情形而作出的放弃表示,是可以请求撤销的。因为法律保护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自治,如果当事人并非出于自愿而放弃权利,显然违背了法律的公平原则。
如果有多个继承人,部分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后,其应继承的份额会按照法定继承的规则,由其他继承人继承。例如,被继承人有三个子女,其中一个子女放弃继承权,那么原本由这个子女继承的份额,就会由另外两个子女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分配。
放弃继承权是一个具有法律后果的行为,涉及到诸多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在作出决定之前,建议继承人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有效,避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纠纷。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征地拆迁官司能赔多少钱?
非法购买易制毒品数量大的标准是多少?
中介不退中介费该如何解决?
夫妻财产的第一继承人是谁?
拆迁补偿中祖遗户该怎么补偿?
所得税时间性差异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收废电缆是否违法?
商品购进额计 算公式是什么?
交通违法行为人无正当理由未在规定期限会怎样?
离职人员返聘如何进行个税申报?
个人所得税配偶信息是否必须填写?
国家规定的利息最高不能超过多少?
开庭堵车未及时到该怎么办?
关于法律援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这种表述对吗?
变更追加被执行人有哪些司法解释?
身份证到期可以提前半年换吗?
交警属于哪个部门?
哺乳期的孩子会判给男方还是女方?
故意伤害累犯如何判决赔偿?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