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合同相关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我和朋友之间有一个民间借贷的事儿,写了合同。但我不太清楚这个民间借贷合同在法律上有啥要求和规定,合同里该写啥不该写啥,要是有纠纷了怎么处理,想了解下相关法律情况。
展开


民间借贷合同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合同。通俗来讲,就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企业或者企业与企业之间借钱时签订的合同。 从法律规定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也就是说,除了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可以不采用书面合同形式外,其他主体之间的民间借贷最好签订书面合同,这样能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对于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借款种类就是明确借的是什么类型的款项;币种要写明是人民币还是其他货币;用途要规定借款的使用方向,比如是用于经营、购房等;数额就是借款的具体金额;利率则是借款的利息计算方式,不过法律对利率有一定的限制。根据相关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期限就是借款的时间长度;还款方式则是明确借款人以何种方式还钱,是一次性还清还是分期偿还等。 如果民间借贷合同出现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协商就是双方自行沟通达成解决方案;调解可以找相关的调解机构进行调解;仲裁则是依据双方事先约定的仲裁条款,将纠纷提交给仲裁机构裁决;诉讼就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来判决。 在签订民间借贷合同前,双方都应当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和双方的意愿。同时,要注意保存好相关的证据,如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以备不时之需。总之,了解民间借贷合同的法律规定,有助于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