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与宪法冲突被废止的法律有哪些?

我很好奇在我国的法律体系里,有哪些法律因为和宪法相冲突而被废止了呢?我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这有助于我更清晰地认识宪法的权威性以及法律体系的完善过程,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宪法权威
  • #法律废止
  • #法律冲突
  • #公民权利
  • #法治统一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当其他法律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不一致时,就需要进行修改或废止。 虽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专门罗列与宪法冲突而被废止法律的清单,但从法律发展历程中,能发现一些典型情况。比如过去一些有关收容遣送的法规与宪法保障公民人身自由等权利的精神相冲突。2003年发生“孙志刚事件”后,国务院于2003年6月20日公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废止1982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这是因为原收容遣送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情况,与宪法所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不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就为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当某部法律被认定与宪法冲突时,依据法定程序,相关部门会对该法律进行处理,可能是修改使其符合宪法要求,也可能是直接废止。法律体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和与时俱进的过程,通过废止与宪法冲突的法律,能够保证整个法律体系在宪法的框架内有序运行,更好地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和尊严。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