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在参与一些集体决策时,经常听到说要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我不太清楚这个原则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想知道它有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哪些法律场景下适用这个原则呢?
展开 view-more
  • #民主决策
  • #少数服从多数
  • #法律依据
  • #宪法规定
  • #民事决策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是民主决策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其核心意思是当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以多数人的意见作为最终的决策结果。这一原则在我国多部法律中都有体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层面,虽然没有直接提及“少数服从多数”的字眼,但宪法所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实质就是通过民主选举代表,代表们在行使权力时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决定国家事务。这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理念,让多数人的意愿得以在国家治理中体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对于一些涉及共同事务的处理也体现了该原则。例如,在业主共同决定事项时,根据规定,筹集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等事项,应当由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并且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一般事项也需要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这就是在民事领域运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处理共同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里,对于股东会会议作出决议,一般也是按照股东的表决权来计算,除特殊情况外,代表多数表决权的股东通过的决议即为有效。这保证了公司决策能够高效进行,体现了多数股东的意志。 总体而言,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在我国不同的法律场景下广泛适用,它保障了集体决策的民主性和高效性,让决策能够反映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意愿。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