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上诉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我之前打了一场官司,对一审判决结果不太满意,本来打算上诉的,结果因为一些事情耽搁了上诉期限。我现在很担心,想知道逾期上诉会带来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会不会就彻底没机会改变判决结果了,想了解清楚这方面的情况。
展开


逾期上诉是指当事人没有在法律规定的上诉期限内提起上诉。上诉期限是法律明确规定的,目的是保障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和效率。 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如果当事人逾期未上诉,一审判决或裁定就会发生法律效力。 一旦一审判决或裁定生效,当事人就失去了通过上诉程序来改变判决结果的权利。这意味着当事人必须按照生效的判决或裁定来履行相应的义务。例如,如果判决要求当事人支付一定金额的赔偿款,那么当事人就需要按照判决规定的时间和金额进行支付。 不过,如果当事人有正当理由导致逾期上诉,比如遇到了不可抗力因素(如自然灾害、突发重大疾病等),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人民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如果认为理由正当,会批准顺延上诉期限;如果认为理由不成立,则会驳回申请。 总的来说,逾期上诉可能会导致当事人丧失上诉权,使一审判决或裁定生效。因此,当事人一定要注意上诉期限,及时行使自己的上诉权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