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举证期限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我最近在打一场官司,但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可能没办法在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我很担心这会对我的案子有不利影响,想知道超过举证期限具体会有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心里好有个底。
展开


在法律诉讼中,举证期限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限制。简单来说,它就是法院规定当事人向法院提交证据的时间段。超过这个期限提交证据,就属于超过举证期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如果当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对当事人予以训诫。这意味着,如果是一些非主观故意的原因导致逾期举证,比如遇到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法院还是有可能会接受这些证据的,不过会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 但要是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纳。不过,如果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的,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第一百一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训诫、罚款。也就是说,如果是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举证,一般法院是不接受这些证据的,但如果这些证据对案件的基本事实很关键,法院还是会采纳,不过当事人可能会面临训诫、罚款等处罚。 此外,超过举证期限还可能会影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因为证据可能是支持自己主张的关键,如果不能按时提交,可能会导致自己的主张缺乏有力证据支持,从而面临败诉的风险。所以,在诉讼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举证期限的规定,及时提交证据。如果确实有困难无法按时举证,也要及时向法院说明情况,申请延长举证期限。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