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投资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我家有个亲戚是精神病人,他之前瞒着家里人做了投资。我们都担心这个投资会不会有效,毕竟他精神状态不稳定。现在就想弄清楚,从法律角度看,精神病人的投资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呢?
展开


在法律上,精神病人投资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需要根据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状况来判定。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独立参加民事法律关系,行使民事权利和设定民事义务的资格。我国法律把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即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一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如果精神病人属于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情况,也就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他所进行的投资行为是无效的。因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其投资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二条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若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投资行为是否有效就要看是否经过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以及该投资行为是否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如果投资行为与其状况不相适应且未经过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那么该投资行为就是效力待定或者无效的。 在实际判定时,通常需要经过专业的司法鉴定来确定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状态,以此作为判断投资行为法律效力的依据。如果涉及到精神病人投资行为效力的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相关证据和司法鉴定结果来作出最终裁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