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赡养义务有哪些法律特征?

我最近在处理家里老人赡养的事情,不太清楚赡养义务在法律上有啥特点。比如,是不是所有子女都有同样的赡养责任,赡养义务会不会因为一些情况发生变化。我想了解赡养义务具体的法律特征,好弄明白自己的责任和权益。
展开 view-more
  • #赡养义务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赡养义务是指子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费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对父母应尊敬、关心和照顾的责任。以下为您详细介绍赡养义务的法律特征。 首先,赡养义务具有人身性。赡养义务是基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特定身份关系而产生的,这种身份关系是基于血缘、收养等法律事实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只要存在父母子女关系,子女就负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是不能通过约定或者其他方式加以免除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这体现了赡养义务与人身关系紧密相连,不能随意解除。 其次,赡养义务具有法定性。赡养义务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是一种法定义务。法律之所以规定赡养义务,是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家庭关系的稳定和社会的公序良俗。我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也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这些法律规定明确了赡养义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子女必须按照法律规定履行赡养义务。 再者,赡养义务具有不可转让性。赡养义务是子女对父母的特定责任,不能将其转让给他人。即使子女之间达成协议,约定由某一个子女承担全部赡养义务,这种协议在法律上也不能免除其他子女的赡养责任。因为赡养义务是基于父母子女之间的身份关系而产生的,每个子女都有义务履行,不能通过协议来规避自己的责任。 另外,赡养义务具有相对性。赡养义务的履行是相对的,即子女的赡养义务应当与父母的实际需要和子女的负担能力相适应。如果父母有足够的经济来源,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子女可以适当减少赡养的经济负担,但仍然应当履行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反之,如果父母生活困难,子女应当根据自己的负担能力,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和生活照料。 最后,赡养义务具有持续性。赡养义务贯穿于父母的一生,只要父母需要赡养,子女就应当履行赡养义务。无论父母的年龄、健康状况如何,子女都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即使父母曾经有过过错,也不能成为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借口。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