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假期公司支付劳动者工资是否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在法定假期,公司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确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这是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的。下面为你详细解释相关的法律规定。 首先,我们要明白最低工资标准的含义。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这里的“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间,以及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都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同时,《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明确,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这意味着在法定假期,劳动者不仅能获得正常工资,还能额外获得两倍于正常工资的加班报酬。 举例来说,如果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是每月2000元,劳动者日工资按照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通常为21.75天)来计算,大约是91.95元。若该劳动者在法定假期加班,公司至少应支付其275.85元(91.95元×3)的工资。 如果公司在法定假期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可以采取相应的维权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劳动者可以与公司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依法申请劳动仲裁、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法定假期公司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这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劳动者要了解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己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