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法定继承纠纷案有哪些解决方法和案例?

家里老人去世后,没留遗嘱,几个子女在遗产分配上起了争执,闹到了要打官司的地步。我想知道法定继承纠纷一般有哪些解决方法,最好能有相关案例让我参考下,这样心里能有个底,也知道该怎么处理我们家的这个事儿。
展开 view-more
  • #法定继承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在法定继承纠纷中,有多种解决方法。首先是自行协商,这是最平和的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二条规定,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自行协商的好处是能维护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减少矛盾激化。例如,某家庭中兄弟姐妹几人在父母去世后,对于房产和存款的继承分配有不同意见。他们通过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沟通,考虑到各自的经济状况和对父母的照顾情况,最终达成了一致的分配方案。 其次是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当自行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时,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会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调解达成的协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比如在一个法定继承纠纷中,几个继承人对于一处农村宅基地房屋的继承存在较大分歧。人民调解委员会介入后,了解了各方的诉求和实际情况,依据相关法律和当地的风俗习惯,提出了一个合理的调解方案,最终继承人都接受了该方案。 最后,如果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和事实情况进行审理和判决。例如,在一个案例中,被继承人去世后,其子女对于遗产中的公司股权继承产生纠纷。一方认为自己应多继承,另一方则坚持平均分配。法院经过审理,查明了被继承人的财产状况、各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关系以及各方对被继承人的赡养情况等事实,依据《民法典》中关于法定继承的规定,判决按照一定比例分配股权。 总之,法定继承纠纷的解决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解决途径,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