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期还款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不按期还款,也就是债务逾期,指的是债务人没有在和债权人约定的还款时间内偿还债务。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双方的约定,也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 从民事层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在借款关系中,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形成了借款合同关系,债务人不按期还款就属于违约行为。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继续偿还本金,并且可以要求支付逾期利息。逾期利息的计算方式通常在借款合同中有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参照当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标准计算的利息承担逾期还款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债权人通过向法院起诉来追讨欠款,法院判决生效后,债务人仍不履行还款义务,就可能面临强制执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而且,债务人还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一旦被列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其在很多方面会受到限制,比如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会受到阻碍;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也会受到信用惩戒;还不能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也会受到影响。 情节严重的不按期还款行为还可能涉及刑事犯罪。例如,债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借款,并且到期后拒不还款,数额较大的,可能会构成诈骗罪,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