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虚假资料买房会有什么法律风险?
我想买房,但某些条件不达标,有人建议我提供虚假资料试试。我心里有点忐忑,不知道这么做会面临什么法律风险,会不会很严重?我现在很纠结,希望能了解清楚再做决定。
展开


在购房过程中,提供虚假资料是一种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会带来诸多法律风险。首先,从民事层面来看,这可能会导致购房合同无效。购房合同的签订需要双方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和合法的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当购房者提供虚假资料时,意味着其在签订购房合同时没有真实表达自己的情况,这种行为就可能被认定为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行为,从而使购房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合同被认定无效,购房者不仅无法取得房屋的所有权,还可能需要返还已取得的房屋相关权益,同时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比如赔偿开发商因合同无效而遭受的损失,包括为该交易支出的各项费用等。其次,在刑事方面,如果提供虚假资料的行为情节严重,可能会构成犯罪。例如,为了骗取银行贷款而提供虚假的收入证明、资产证明等资料,有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贷款诈骗罪。根据该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此外,提供虚假资料买房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房地产管理部门等相关机构对于提供虚假购房资料的行为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可能会对购房者进行罚款、限制购房资格等处罚。这些处罚会对购房者未来的购房、贷款等行为产生不利影响。总之,提供虚假资料买房是一种不可取的行为,会给购房者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和经济损失。购房者应该遵守法律法规,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进行购房活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