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获得驰名商标称号的法定途径有哪些?


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对于企业而言,获得驰名商标称号不仅是一种荣誉,更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法律保护和优势。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企业获得驰名商标称号的法定途径: 行政认定途径: 商标管理案件中认定。根据《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在商标管理工作中,当事人认为他人使用的商标属于《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情形,请求保护其驰名商标的,可以向案件发生地的市(地、州)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禁止使用的书面请求,并提交证明其商标驰名的有关材料。经商标局认定,该商标可被认定为驰名商标。简单来说,如果企业发现他人使用的商标可能侵犯自己的商标权益,并且认为自己的商标是驰名商标,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向工商部门申请认定。 商标异议案件中认定。当企业认为他人经初步审定并公告的商标违反《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时,在提出异议的同时,可以向商标局请求认定自己的商标为驰名商标,以获得扩大保护。比如,企业觉得另一家企业新申请的商标和自己的商标很相似,可能会引起消费者混淆,且自己的商标具有较高知名度,就可以在异议过程中申请驰名商标认定。 商标争议案件中认定。如果企业认为他人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在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争议裁定申请时,可以同时请求认定自己的商标为驰名商标。也就是说,当企业对已经注册的商标有异议,并且认为自己的商标是驰名商标时,可以通过这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司法认定途径: 在商标侵权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在审理商标纠纷案件时,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和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涉及的注册商标是否驰名依法作出认定。比如,企业在起诉他人商标侵权的案件中,如果认为自己的商标是驰名商标,就可以请求法院进行认定。这种认定方式具有权威性和终局性,一旦法院认定为驰名商标,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力。 企业在申请驰名商标认定时,需要提供大量能够证明商标驰名的证据材料,如使用该商标的商品的市场份额、销售区域、利税等,该商标的广告宣传情况,以及该商标最早使用和连续使用的时间等。只有充分准备这些证据,才能增加获得驰名商标认定的成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