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之间的买卖行为是否合法?
我家孩子是未成年人,他和另一个未成年人进行了物品买卖,花了不少钱。我不太清楚这种未成年之间的买卖合不合法,不知道这个交易有没有效,所以想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要判断未成年之间的买卖是否合法,需要依据不同情况来分析。首先,我们要知道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在法律上的民事行为能力是不一样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这意味着,如果两个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进行的买卖行为,是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认知水平和智力状况的,比如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文具、小零食等,那这个买卖行为通常是合法有效的。例如,两个十岁的孩子互相买卖一本价格不高的漫画书,就属于这种情况。 然而,如果买卖的物品价值较大,或者交易的内容比较复杂,超出了他们的年龄和智力所能理解的范围,那这个买卖行为就需要经过他们各自法定代理人(一般是父母)的同意或者追认才会有效。要是法定代理人不同意或者不追认,这个买卖行为就是无效的。比如,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把自己家价值不菲的电子产品卖给另一个未成年人,这种交易很可能就超出了他的认知能力,需要家长的同意才行。 而对于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也就是说,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之间的买卖行为是无效的,因为他们没有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