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和违法的责任分别有哪些?


在法律领域中,违约和违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也有所不同。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来说违约责任。违约指的是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行为。违约责任主要是基于合同产生的,是合同当事人之间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继续履行是指违约方根据对方当事人的请求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的违约责任形式。例如,在房屋买卖合同中,卖方违约不交付房屋,买方可以要求卖方继续交付房屋。采取补救措施是指矫正合同不适当履行、使履行缺陷得以消除的具体措施,比如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赔偿损失则是违约方以支付金钱的方式弥补受害方因违约行为所减少的财产或者所丧失的利益的责任形式。赔偿的范围通常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接下来是违法责任。违法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这里的法律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违法责任的范围更广,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分为民事违法责任、行政违法责任和刑事违法责任。 民事违法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除了前面提到的违约责任外,还包括侵权责任等。例如,侵犯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等,需要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责任。 行政违法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违法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分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所属的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依据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限而给予的一种惩戒,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刑事违法责任是指因实施犯罪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刑事违法责任是最严厉的法律责任,通常适用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行为。 总之,违约和违法的责任是不同的,在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我们应当遵守合同约定和法律法规,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