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效时违约责任如何承担,有什么规定?
我签了一份合同,后来发现合同是无效的。但合同里约定了违约责任,现在就不知道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违约责任该怎么承担,相关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希望懂的人能给我讲讲。
展开


在探讨合同无效时违约责任如何承担的问题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合同无效和违约责任的概念。合同无效,简单来说,就是这份合同从一开始就不具有法律效力,就好像它从来没存在过一样。而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因违反合同约定的义务而应承担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也就是说,当合同被认定无效后,通常不会再按照合同里约定的违约责任来执行。因为合同既然无效,其中约定的条款自然也就没有了约束力。不过,如果一方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有过错,比如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提供虚假信息等,给对方造成了损失,那么有过错的一方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这种赔偿责任并不是基于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而是基于法律规定的过错责任。 举例来说,甲和乙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后来发现该合同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如果是因为甲故意隐瞒房屋存在重大质量问题,导致合同无效,给乙造成了装修费用、购房资金利息等损失,那么甲就需要赔偿乙这些损失。 如果双方都有过错,那么就按照各自过错的程度来分担损失。比如在上述例子中,如果乙在签订合同前也没有尽到合理的审查义务,那么双方可能会根据各自过错大小,分担相应的损失。所以,合同无效后,违约责任一般不再适用,但过错方仍可能要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