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税罪中小股东责任大吗?


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或者扣缴义务人采取上述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对于逃税罪中小股东的责任大小,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如果小股东参与了公司逃税的决策、策划或者实施过程,那么其可能会被认定为逃税罪的共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在这种情况下,小股东要根据其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其次,如果小股东并不知情公司的逃税行为,也没有参与逃税相关的活动,一般来说不需要承担逃税罪的刑事责任。因为刑事责任的承担通常需要行为人具有主观故意。不过,小股东可能会面临一些其他的影响。例如,公司因逃税受到处罚,可能会导致公司的经营状况恶化,从而影响小股东的投资权益。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小股东没有直接参与逃税,但如果其作为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有一定的监督义务却未尽到,可能会在民事上对公司的债务等问题承担一定的补充赔偿责任。 总之,逃税罪中小股东责任大小取决于其是否参与逃税行为以及参与的程度等因素。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根据具体的证据和事实来综合判断小股东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