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造谣属于什么行为?
我在一个直播间看到有人恶意造谣主播,说主播卖的东西是假货,可实际上东西都是有正规渠道和认证的。我想 知道在直播间里这种造谣的行为在法律上到底属于什么性质呢,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直播间造谣是一种可能涉及多种法律责任的行为。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概念。
在民事法律方面,造谣行为可能构成侵犯名誉权。名誉权是指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所享有的权利。当在直播间造谣他人,对他人的名誉造成损害时,就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被侵权人有权要求造谣者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从行政法律角度看,直播间造谣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该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造谣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也可能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在刑事法律层面,如果造谣行为情节严重,达到了刑法规定的标准,就可能构成诽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里的“情节严重”,一般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等情况。
总之,直播间造谣行为根据其情节的轻重和造成的后果,可能会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无论是主播还是观众,在网络直播环境中都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传播没有根据的谣言,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信用卡贷款1万还不上,要怎样去办理利息减免呢?
八年前的欠款没有借条可以起诉吗
借条在法律上是否应该一式两份?该怎么写?
离婚后该如何选择财产?
工伤赔偿金额是怎么计算的?
喝酒驾车被判拘役会有案底吗
购买新三板股权被骗了该如何挽回损失?
营业执照正本和副本都需要有吗?
社保的滞纳金应计入哪个科目?
驾照扣分有什么影响?
孩子改名字后医保卡该怎么办?
婚内父母给钱买的房子离婚时该如何处理?
雇佣童工如何进行处罚?
离婚起诉要交多少起诉费?
法院依职权解决保全需要立案吗,为什么?
奖金和加班费是否应包括在补偿金里面?
民事证据审查包含哪些内容?
不拖欠工程款的证明该怎么写?
妻子“失踪”原是被车撞入水沟,交通肇事罪该如何处罚?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