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法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国家赔偿法司法解释是对国家赔偿法具体实施的细化和补充,对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得国家赔偿的权利,规范国家赔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其主要内容。 首先是赔偿范围。国家赔偿分为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侵犯人身权、财产权情形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比如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等。在刑事赔偿方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刑事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 其次是赔偿程序。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对于行政赔偿,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刑事赔偿,赔偿义务机关是人民法院的,赔偿请求人可以依照规定向其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再者是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按照不同情形进行计算,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 此外,司法解释还对赔偿委员会的决定程序、国家赔偿监督等方面作出了规定。这些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国家赔偿的程序和机制,保障了赔偿请求人的合法权益,也促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总之,国家赔偿法司法解释从多个方面对国家赔偿工作进行了规范,为当事人申请国家赔偿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和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