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销售收入造假的主要套路有哪些?
我买了几只股票,最近很担心买到销售收入造假的上市公司股票。但我不太清楚上市公司销售收入造假一般都有啥套路,想了解一下这些套路,这样以后选股也能多留个心眼,避免踩雷。
展开


上市公司销售收入造假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它通过欺骗投资者和市场来制造虚假的繁荣景象,从而达到不正当的利益目的。以下为你介绍一些常见的销售收入造假套路。 提前确认收入是常见的手段之一。正常情况下,收入应该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才能确认,比如商品已经交付、服务已经提供,并且能够合理地预计款项能够收回。然而,造假公司会在这些条件未完全满足时就确认收入。例如,企业与客户签订了销售合同,但商品还未实际交付给客户,就提前记录销售收入。这种行为违反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该准则明确规定了收入确认的条件和时点,企业应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虚构交易也是惯用的手法。简单来说,就是根本没有实际发生的交易,公司却编造出销售业务。这可能包括伪造销售合同、发货单、发票等一系列交易凭证。比如,公司可能会伪造与不存在的客户之间的销售合同,然后制作虚假的发货单和发票,以此来虚增销售收入。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该法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另外,通过关联交易造假也较为普遍。关联交易是指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交易。一些上市公司会利用关联方来进行虚假的销售。例如,上市公司将产品高价卖给关联方,关联方再以其他方式将资金返还给上市公司,从而虚增了上市公司的销售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关联交易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公司的关联交易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得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利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