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交付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在商品房交付过程中,有诸多事项需要购房者谨慎关注。下面将从不同方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证件查验。开发商需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以及《竣工验收备案表》。《住宅质量保证书》相当于房屋的“保修卡”,它明确了开发商对房屋质量的保修范围、保修期限和保修责任等内容。例如,如果房屋在保修期限内出现墙面渗水等质量问题,开发商就有责任进行维修。《住宅使用说明书》则是关于房屋使用的详细说明,包含了房屋的结构、性能、各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等信息,帮助购房者正确使用房屋。而《竣工验收备案表》是房屋通过相关部门验收合格的重要凭证,意味着房屋在质量、消防等方面达到了交付标准。根据《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规定,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这表明了查验这些证件的重要性。 其次是质量检查。购房者要对房屋的主体结构、门窗、水电线路等进行仔细检查。主体结构方面,要查看墙面是否有裂缝、地面是否平整等。如果发现主体结构存在质量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对于门窗,要检查开关是否顺畅、密封是否良好。水电线路方面,要测试插座是否通电、水管是否漏水等。若发现一般质量问题,可要求开发商及时整改。 再者是面积核实。按照合同约定,房屋交付时的面积可能会与合同约定面积存在一定误差。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的,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房价款;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时,买受人有权退房。买受人不退房的,产权登记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时,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补足;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产权归买受人。产权登记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时,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返还买受人;绝对值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双倍返还买受人。 另外,费用缴纳方面也需注意。在交付时,开发商可能会要求购房者缴纳契税、维修基金等费用。购房者要了解这些费用的缴纳标准和方式,避免多交或者被不合理收费。契税是在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时,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维修基金则是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 最后,资料交接也不容忽视。开发商应向购房者提供房屋的相关资料,如房屋平面图、管线图等。这些资料有助于购房者日后对房屋进行装修、改造等。同时,购房者要妥善保管好这些资料,以备不时之需。总之,在商品房交付过程中,购房者要保持谨慎,仔细检查各项事项,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