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合同应当注意哪些事项?


签订合同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行为,它涉及到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为了避免纠纷和保障自身权益,在签订合同时有许多事项需要注意。 首先,要明确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合同当事人应当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对于自然人而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签订合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签订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其他合同需要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对于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应当在其经营范围内签订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其次,合同的条款要明确、具体。合同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条款。标的是合同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必须明确具体,例如买卖合同中的货物名称、规格等。数量和质量要详细约定,避免模糊不清。价款或者报酬的支付方式、时间等也要明确。违约责任条款可以促使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依据该条款要求违约方承担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可以选择协商、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 再者,要注意合同的形式。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在一些情况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另外,签订合同过程中要注意意思表示的真实性。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例如,一方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诱使对方签订合同,就属于欺诈行为。 最后,对于一些重要的合同,建议在签订前咨询专业律师,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查,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在签订合同后,要妥善保管合同文本,以备不时之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