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出资买房时应当注意哪些事项?


父母出资买房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况,但为了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有许多事项需要注意。下面从几个关键方面来详细说明。 首先是出资方式。父母出资购房的方式一般有全款出资和部分出资(如支付首付款)两种。如果是全款出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原则处理,即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但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所以,父母全款出资时,最好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留好出资凭证,并且如果是想赠与自己子女一方,要明确作出书面表示,比如写一份赠与协议,这样能避免以后产生争议时无法证明出资情况和出资意愿。 若父母是部分出资,比如支付首付款,后续夫妻共同还贷。这种情况下,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对于婚后一方父母支付首付款,夫妻共同还贷的房屋,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不动产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不动产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因此,父母在部分出资时,同样要保留好出资凭证,同时对于房屋的产权登记情况也要谨慎考虑。 其次是产权登记问题。如果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一般可以视为对自己子女的赠与。但如果登记在双方名下,则通常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比如在一些案例中,父母出资购房登记在小两口名下,即使没有明确的赠与表示,法院也可能会根据产权登记情况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所以,父母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来决定产权登记在谁的名下。 此外,还可以考虑签订相关协议。比如父母和子女以及其配偶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出资的性质是借款还是赠与,以及房屋的产权归属等问题。这样在遇到纠纷时,有协议作为依据,就能更好地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如果是借款性质,建议签订借款协议,明确借款金额、还款时间等内容,以保障父母的资金安全。总之,父母出资买房涉及诸多法律问题,提前做好规划和防范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