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院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上海医院为了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 从人员管理方面来看,医院会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上海的医院会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例如,会开展各种学术讲座、病例讨论、模拟演练等活动,让医护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应对复杂病情的能力。 在制度建设上,医院建立了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依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院会对各个医疗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比如,实行三级查房制度,上级医生对下级医生的诊疗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同时,还会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根据手术的难易程度和风险程度,规定不同级别医生的手术权限,避免因医生经验不足而导致的手术事故。 信息化建设也是重要的一环。上海的医院积极推进医疗信息化系统的应用,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等,实现医疗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这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和检查结果,减少因信息沟通不畅而导致的误诊和漏诊。例如,当患者在不同科室就诊时,医生可以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快速查阅患者的既往病史、检查报告等信息,为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此外,医院还会加强医患沟通。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医院会要求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情况,积极配合治疗。 为了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上海的医院在人员培训、制度建设、信息化应用和医患沟通等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