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医疗事故有哪八大相关法规?

我遇到了医疗事故方面的问题,想了解下处理这类事情会涉及到哪些法规。听说有八大相关法规,我不太清楚具体是哪八个,希望能有人给我详细介绍一下,好让我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心里有底。
展开 view-more
  • #医疗法规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医疗事故相关法规为处理医疗事故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操作规范,保障了患者和医疗机构双方的合法权益。以下为你介绍一些重要的医疗事故相关法规: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这是处理医疗事故的核心法规。它明确了医疗事故的定义,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该条例还规定了医疗事故的分级、处理程序、赔偿标准等内容。例如,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不同级别的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有所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注:自《民法典》施行后,《侵权责任法》同时废止,相关内容由《民法典》侵权责任编承接):它调整因侵权行为产生的民事关系。在医疗损害责任方面,规定了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如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同时,还明确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责任认定,如因药品、消毒产品、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主要规范医师的执业活动。医师在执业过程中,必须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如果医师违反本法规定,有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或者有关出生、死亡等证明文件等行为的,将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对医疗机构的设立、登记、执业等进行了全面规范。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旨在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活动都必须遵守该条例的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药品管理法》:药品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健康。该法对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等环节进行了严格规定。医疗机构使用药品,必须遵守药品管理的各项规定,确保用药安全。生产、销售假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 《护士条例》:规范了护士的执业注册、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护士在执业活动中造成医疗事故的,依照医疗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强调了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明确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责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成效显著的医疗机构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存在重大医疗质量安全隐患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对公立医疗机构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