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纠纷后处理流程是什么样的?


当发生医疗纠纷时,以下是详细且通俗易懂的处理流程: 首先是协商解决。医患双方可以就争议问题进行直接沟通和协商。这是一种较为温和、快捷的解决方式,双方可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对医疗纠纷的赔偿等事宜进行商讨。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医患双方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应当在专门场所协商,不得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协商确定赔付金额应当以事实为依据,防止畸高或者畸低。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签订书面和解协议书。 若协商不成,患者可以申请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会安排专业的调解员介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进行调解。《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一条指出,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由医患双方共同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一方申请调解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征得另一方同意后进行调解。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如果人民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还可以通过行政调解。患者可以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提出处理申请,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会对医疗纠纷进行调查和处理。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八条,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接到申请后,应当及时了解掌握情况,组织调查,听取医患双方的意见,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双方当事人履行。 最后,如果上述途径都不能解决纠纷,患者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患者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如病历、诊断证明等,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和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诉讼的程序和规则,是医疗纠纷诉讼的法律依据。 在整个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患者要注意及时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处理,避免因程序不当而影响纠纷的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