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的调解程序该怎么走?


医疗纠纷调解是解决医患双方争议的一种有效途径,它能避免双方陷入漫长且复杂的法律诉讼,节省时间和精力。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医疗纠纷调解程序的具体步骤。首先是申请调解。医患双方都可以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申请方式既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由医患双方共同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一方申请调解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征得另一方同意后进行调解。接着是受理调解。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收到调解申请后,会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审查,看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如果符合,就会受理该纠纷并通知医患双方;如果不符合,也会向申请人说明理由。在受理后,调解委员会会指定1名或者数名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咨询相关医学、法律等专家。然后是调查核实。调解人员会对医疗纠纷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比如查阅病历资料、询问相关人员等。通过这些调查来了解事情的真相,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争议焦点。在此过程中,医患双方都有义务配合调查,如实提供相关信息。之后就是组织调解。调解人员会组织医患双方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听取双方的意见和诉求,引导双方通过平等协商来解决纠纷。在调解过程中,调解人员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学知识,提出合理的调解建议。调解过程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公正、及时的原则,充分尊重医患双方的意愿。如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就会签订书面的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都应当按照协议履行各自的义务。根据《人民调解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如果经过调解,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调解失败,医患双方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纠纷,比如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总之,医疗纠纷调解程序为医患双方提供了一个相对温和、便捷的纠纷解决方式,但在整个过程中,双方都要依法依规行事,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