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庭前调解需要注意什么?


在医疗纠纷庭前调解中,有多个重要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是证据准备。证据是调解的基础,充足、有效的证据能让你在调解中更有底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在医疗纠纷中,病历、检查报告、诊断证明、医疗费票据等都属于重要证据。你要确保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比如病历要加盖医院公章,医疗费票据要妥善保存。同时,整理证据时要清晰有序,按照时间顺序或事件发展逻辑排列,方便在调解中展示和说明。 其次是明确诉求。你要清楚自己通过调解想要达到的目的,是要求医院赔偿经济损失,还是要求医院承担后续的治疗费用,亦或是要求医院赔礼道歉等。明确的诉求能让调解更有针对性。不过,诉求要合理合法,不能漫天要价。例如,赔偿金额要根据实际损失来计算,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你可以依据此条法律规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诉求。 再者是了解法律规定。了解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判断医院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的程度。比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事故的定义、分级、处理程序等都有明确规定。你了解这些法律规定后,就能在调解中有理有据地与医院协商。 另外,要注意调解的态度和方式。保持冷静、理智,避免情绪化的表达。在调解过程中,要积极倾听对方的意见和观点,同时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可以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最后,要注意调解协议的签订。调解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一旦签订就对双方产生约束力。在签订协议前,要仔细阅读协议条款,确保协议内容符合自己的诉求和意愿。如果对协议条款有疑问或不满意的地方,要及时与对方协商修改。协议签订后,要妥善保存,以备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总之,在医疗纠纷庭前调解中,做好充分准备,注意各个环节,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