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解决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我最近碰上了医疗纠纷,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想了解在解决医疗纠纷的过程中,有哪些方面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比如在和医院沟通、收集证据、选择解决途径等方面,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实用的注意点呢?
展开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因诊疗活动引发的争议。在解决医疗纠纷时,有诸多重要的注意事项。首先是证据收集方面。证据是解决纠纷的关键,患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病历资料是重要的证据之一,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患者有权查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疗费用以及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属于病历的全部资料。此外,诊断证明、费用清单等也应妥善保存。 在与医疗机构沟通协商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条,医患双方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应当在专门场所协商,不得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协商确定赔付金额应当以事实为依据,防止畸高或者畸低。同时,要注意留存协商过程中的记录,比如谈话录音、书面协议等。 如果协商不成,患者可以通过调解或诉讼途径解决。申请人民调解的,可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一条,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解。需要鉴定的,鉴定时间不计入调解期限。 若选择诉讼,要注意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此外,在诉讼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按照要求提供证据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