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纠纷应该找什么单位解决?


当发生医疗纠纷时,有多个单位可以协助解决问题。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是医院内部的相关部门。一般来说,医院设有专门的投诉管理部门,比如医务科或者医患关系办公室。患者可以先向这些部门反映情况,医院会对纠纷展开内部调查。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投诉接待制度,设置统一的投诉管理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在医疗机构显著位置公布医疗纠纷解决途径、程序和联系方式等,方便患者投诉或者咨询。这意味着医院有责任和义务处理患者的投诉,并给患者一个合理的答复。 其次,如果对医院内部的处理结果不满意,患者可以向当地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是医院的上级管理单位,有权对医疗纠纷进行调查和处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明确,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等途径解决。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规范,对纠纷进行审查和处理。 再者,还可以找当地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这是一个中立的第三方调解机构,由专业的调解员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医疗和法律知识。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一条,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解。需要鉴定的,鉴定时间不计入调解期限。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这种调解方式具有高效、便捷、免费等优点,能够在相对和谐的氛围中解决纠纷。 最后,如果以上途径都无法解决纠纷,患者还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院会依据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对医疗纠纷进行公正的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患者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