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属于财产案件吗,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我遇到了一起医疗纠纷,在处理过程中,不清楚它在法律上是否属于财产案件。我想知道法律对此是怎么规定的,因为这关系到后续的处理流程和费用等问题,所以希望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在法律层面判断医疗纠纷是否属于财产案件,需要从医疗纠纷的具体情形来分析。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因诊疗活动引发的争议。财产案件则是指因财产权益争议提起诉讼的案件。当医疗纠纷中涉及到财产权益方面的争议时,比如患者要求医疗机构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经济损失,这种情况下,医疗纠纷就属于财产案件。因为这些赔偿诉求本质上是关于财产权益的主张。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规定,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等等。如果医疗纠纷涉及财产赔偿,在向法院提起诉讼时,就会按照财产案件的标准来收取诉讼费用。 然而,如果医疗纠纷仅仅是要求医疗机构赔礼道歉、确认诊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等,不涉及财产赔偿的诉求,那么就不属于财产案件,而属于非财产案件。非财产案件的诉讼费用收取标准与财产案件不同,通常是按件收取,相对财产案件来说费用较低。 所以,医疗纠纷是否属于财产案件,关键在于纠纷中是否有财产权益方面的诉求。有财产赔偿诉求的属于财产案件,仅涉及非财产方面诉求的则不属于财产案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