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能申请哪些救助?
我遭遇了医疗事故,身体和经济都受到了很大影响。现在不知道能通过什么途径申请救助,想了解一下在法律层面,针对医疗事故可以申请哪些救助,以减轻我的负担,维护我的合法权益。
展开


当发生医疗事故时,患者可以申请多方面的救助。首先是医疗救助,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以及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具体赔偿数额。赔偿项目包含医疗费,这是指患者因医疗事故导致病情加重,需要进一步治疗所产生的费用,像后续的检查费、药费、手术费等。误工费,如果患者因医疗事故耽误了工作,导致收入减少,就可以申请误工费赔偿,赔偿金额按照患者的实际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来计算。 伤残生活补助费也是重要的一项。若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此外,还有被扶养人生活费,如果患者有需要其抚养的人,比如未成年子女或者没有劳动能力的亲属,可申请被扶养人生活费。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除了经济赔偿救助外,患者还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医疗事故争议。卫生行政部门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一些地方还设有医疗救助基金等公益性质的救助途径,患者也可以咨询了解是否符合申请条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