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标准是什么?
我之前去医院看病,感觉 医生的处理方式有问题,导致我的病情不仅没好转还加重了。我怀疑这可能是医疗事故,但不清楚鉴定标准是怎样的。我想知道根据我国法律,医疗事故鉴定标准到底是什么,好判断我这情况是否属于医疗事故。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是判断一起医疗事件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以及事故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首先,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这里面包含几个关键要素。一是主体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医疗机构是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医疗服务的机构,医务人员则是在这些机构中具备相应资质、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
二是行为具有违法性。也就是违反了医疗卫生方面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诊疗护理的规范和常规。比如手术前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查,或者用药时违反了药品的使用剂量和方法等。
三是存在过失。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医务人员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患者损害结果,但因为疏忽而没有预见;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损害结果的发生。
四是造成了患者人身损害。损害结果包括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不同程度的情况。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二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三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四级医疗 事故是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在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时,鉴定机构会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方面,依据详细的调查和专业的判断来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以及属于哪一级医疗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