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医疗事故纠纷处理?
我去医院看病,治疗后感觉效果不好,怀疑可能遇到了医疗事故。现在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了解医疗事故纠纷处理到底是怎么回事,想知道它具体包含哪些内容,有什么流程,所以来问问。
展开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简单来说,就是当患者和医疗机构之间,因为医疗事故产生了矛盾和争议,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这里的医疗事故,指的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有多种途径。首先是协商解决,这就好比双方坐下来好好谈,患者和医疗机构可以自行就赔偿等问题进行沟通协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快捷,能节省时间和精力。 如果协商不成,还可以通过行政调解来处理。患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由卫生行政部门来居中协调,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调解。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申请后,会对医疗事故争议进行调查、处理。 另外,患者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和证据,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在诉讼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以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以及事故的等级等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为医疗事故纠纷的民事诉讼提供了程序保障。 总之,医疗事故纠纷处理是为了保障患者和医疗机构双方的合法权益,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矛盾和争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