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是否需要判决?
我遇到了医疗事故,和医院协商赔偿一直谈不拢。我就想知道这种情况是不是一定要经过法院判决才能解决啊?我不太懂法律流程,也不知道是不是必须走到判决这一步,还是有其他办法可以解决。
展开


医疗事故并非一定需要判决来解决。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在解决医疗事故的途径上,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首先是协商解决,医患双方可以就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协议书。这种方式较为灵活、便捷,能节省时间和精力。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 其次是行政调解,当事人也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由卫生行政部门来主持,根据双方的意愿进行调解,促成双方达成赔偿协议。这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解决方式,借助行政部门的力量来协调双方的利益。 最后才是诉讼途径,如果医患双方无法通过协商、调解解决争议,那么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进行审理和判决。法院会依据相关的事实和法律规定,对医疗事故的责任认定、赔偿数额等作出公正的裁决。所以,医疗事故不一定非要经过判决,当事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