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应该选择调解还是打官司?
我遇到了医疗事故,现在摆在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和医院调解解决,另一个是打官司。我拿不定主意,不知道哪种方式更适合我。调解会不会比较快解决,但赔偿可能少点;打官司会不会时间长,但能争取更多赔偿?我想了解这两种方式在法律上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面对医疗事故时,选择调解还是打官司是许多患者及其家属会纠结的问题,下面为您详细分析这两种解决途径。
调解是指在第三方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争议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解决方案的过程。在医疗事故中,调解一般由卫生行政部门、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机构主持。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程序灵活、解决速度快,能避免繁琐的诉讼流程,让患者较快拿到赔偿款,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医患关系的和谐。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不过,调解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协商和妥协,患者可能需要在赔偿数额等方面做出一定让步。
打官司则是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判决。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法院会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公正的裁决,患者有可能获得更合理、更高额的赔偿。但是,打官司的程序相对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通常从立案到判决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期间还需要进行证据收集、鉴定、庭审等一系列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需要遵循法定的诉讼程序进行诉讼活动。
总之,选择调解还是打官司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医疗事故争议较小,双方都有协商解决的意 愿,调解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双方分歧较大,患者希望通过法律手段争取更多权益,打官司可能更合适。